前陣子看了圖書館借來的一本關於親子關係的好書,書名是:『這樣教,就對了』,李飛彤著,一家親文化出版社。
以下均是深得我心,由書中摘錄的佳句:
◎對孩子用心,就不用太操心。
◎對她用心,就愈來愈貼心。
◎對她用心,就得到她的心。
◎老師好過了頭反倒讓學生造次,老師壞到恰到好處,反而給學生知難反省的機會。
◎不懂就問,問就搞懂,懂了就做,做就作好,做好就學到。
◎不要給孩子太多垂手可得的東西。
◎孩子是上天派到凡間讓我們沈澱反省的小天使,她讓我們發現自己是不足的、虛偽的、言行不一的、自以為是的,甚至是脆弱的。
◎父母師長容易掉進自尊執著的陷阱,無法忍受少不更事的孩子的直言。因此慣於保護自尊的權威,而同時做了另一個錯誤的示範。
◎孩子是鏡子,不是棋子。作(做)給她看,別老是叫她坐著聽。
◎出發點是對的,但過程是錯的,結果也不會好到哪裡。
◎保護孩子是天性,保護過頭就讓她失去好個性,學會接納不同的意見,懂得適度做一些自己不喜歡卻有益的事情,耐得住週而復始的行為。
◎換,意味著有能力篩選;換,意味著有權利拒絕,有骨氣自立,有遠見,有格局,有見識。
◎別急著為孩子建立換的權力,先培養不會『被換』的能力,這樣才實際。
◎不只給她釣竿,更要給她何處有魚的敏感度,給她等魚上鉤的耐性,給她贈人以魚的格局,給她食魚時的感恩,給她將魚放生時的慈悲。
◎懂得交朋友討人喜歡的孩子就不會孤單,這可能比生一堆兄弟姊妹給她更實際些。
◎生活就是修練,生活不入味,生命不會有體會。
◎孩子最佳的學習時機就是當下,當下學習才有記憶,有意義才能頓悟,才屬於她自己。
◎有錯認錯,認錯就改過,認錯要有勇氣,改過要有毅力,勇氣加上毅力,就是最好的教育。
◎功課是一時的,分數是一學期的,而正確健康的人生態度,是一輩子的。
◎做錯事,一定要教她改過;父母做錯事,一定要向孩子道歉,以身作則讓孩子懂得認錯。
◎試著了解老師的動機與標準,試著了解自己孩子的學習狀態,和老師成為朋友,學習尊重老師。
◎交給老師不是卸貨走人,是尊重專業。既是尊重專業,就應知進退,否則會形成雙重標準,讓老師無所適從,孩子也學會鑽漏洞。忍受孩子學習苦一點,包容老師處罰重一點,只要家長自己多關心一點,三者關係會更好一點。
◎孩子明白多說也無益,知道沒人想聽沒人理。她知道她也只能照著做,就算真有錯父母也不認錯。因為錯都在我,我就是錯。
◎倘若因瞻前顧後過頭了,那將失去人生很多的機會與體驗,甚至掉進自我設限的框框,自己出不來,別人進不去。
◎該不該將杯子撿起來是教,請工作人員清理是教,清完說謝謝也是教,如何拿好杯子,讓它下次不要再掉了,也是教。
◎孩子回頭看我的次數遞減,我知道她長大了,漸漸不再依賴了。有一天她會離我很遠,但不代表我可以因此放棄自己對她該做的一切。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