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4
上星期周末預定開車回台中娘家,行經台南左鎮的菜寮化石館
沒想到這裡也曾經是個考古現場之一。也由於先前在台東史前博物館得知,在左鎮菜寮溪發現的人類頭骨化石,應是台灣最早的人類,機會難得讓咱們一窺究竟吧~館前右方的早坂犀牛雕像,民國60年一位日本學者早坂一郎(又是日本人哪~),在菜寮溪河床上發現的。

     地層中挖掘出來的古木--看上去和炭木很像。      小小模特兒不稱職~嘟嘴喔~

       [ 媽咪~裡面有冷氣耶~趕快進來吧~ ],當天氣溫應有35~36度左右吧?唉呀~比台東好多了說~各種動物各部位的化石牆,如鹿的角或犀牛的牙齒等,繪畫的圖示搭配上內嵌的化石透明箱,一目了然又簡單明瞭,不過位置稍微高了些,小尹尹要人抱才看得到上面的部分。化石出土的菜寮溪流域地圖。這就是據今2~3萬年左鎮人的頭骨啊~左圖就是發現者下田信男 (是的~當然又是日本人...),很巧的也是在民國60年出土。

這地方以海生動物化石為特色。還有很多地層中的罕見石頭。也許是便於保存各類化石,館內的冷氣真的很涼~舒服到讓人都不想出去啦~化石館二樓,早坂犀牛的化石模型,前方是象化石。眾多的象化石之中,中間最大的是象的牙齒。犀牛的牙齒等,菜寮溪發現的早坂犀牛化石為中國南方的種類。但為何會跑到台灣來呢?有學者研究認為是在第四紀冰河時期,地球南半球高緯度地區發生冰川,部分海水也結冰,使全球海面下降,台灣海峽部分發生陸化現象,氣候變冷而生物群向低緯度遷移,使得原生活於中國的犀牛也遷移到台灣來了。看過這麼多的展覽和博物館,這個化石館的設計和導覽方式算是簡單明瞭。不但將考古學的專業和研究成果跳脫制式的呆板書面化,精緻的手繪圖示和立體實物的展現,至少我個人就相當喜歡這種沒有負擔的簡明風格 。台灣四不像美麗的角和牙齒。這個化石館內豐富的館藏,其實大部分都要歸功於當地人多年收藏的無私分享。看到媽咪說老虎是貓科動物就問 : [ 貓咪也是貓啊~怎麼沒有骨頭啊? ],[ 因為貓現在到處都有~不稀奇囉~ ],[ 喔..... ]。最近看了太多化石骨頭,小尹尹有點興趣缺缺的悻然樣兒。[ 這是狗的骨頭嗎? ],[ 不是喔~上面說是野豬的頭耶~ ]原來還有生物遺留足跡的化石,這倒是我從未接觸過的新鮮事,又上了一課囉~山羌和鹿長的很像,可是小尹尹說是隻貓耶~     這裡也有海生動物的化石展示區。      不過大部分是貝類化石。 館方簡介上說 : [ 在菜寮溪發現的大型脊椎動物,表示附近有適於生存的陸相環境,而海相貝類的出土化石表示濱海環境。這些化石出土的意義,代表著菜寮溪流域的環境是富於變化的,有時是陸相有時為海相,海浸海退相互的不安定環境,因此才有大量的生物死亡形成化石。 ]在看了這個化石館之後,對於考古學的化石研究知識又累積更多了,果然是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