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尹尹爸在臺中待了一晚,第二天回屏東繼續上班。休息一天之後,第三天就是母女倆閒逛臺中的開始。
(2010.10.27)第一站選擇離太平家近的臺中孔廟。途經錦南街的轉角小公園,小尹尹看到溜滑梯和鐵木馬,眼睛幾乎要黏在上面了~也罷,為了後面的拍照順利,先讓小祖宗玩個過癮。
難得溜滑梯沒人跟她搶,不過因為灰塵多且有點髒,小尹尹還是選擇騎上鐵木馬。大學聯考那一年,曾經進入大成殿內祭拜過孔子。有拜有保祐,果然如願成為大學新鮮人。後來順利大學畢業,歷經求職工作了幾年,一直到屏東定居之前,都沒再進去過,印象也日漸模糊。難得回臺中小住,除了來遛小孩之外,趁機好好重新認識一下。這是從雙十路二段上的天橋拍的孔廟西側。雙十路二段上的"觀德門"(閩南建築中的"禮門"),是一般民眾最常進入孔廟的入口。北方歇山式屋簷覆蓋著青色的琉璃瓦,形式宏偉,結構簡單繁複,大門上的門釘為五的倍數。[媽咪~ㄍㄨㄢˇ快進來~],小尹尹的"趕"字發音有點臺灣國語,傷腦筋~ 進入觀德門之後,經過這一小段路,隔絕了喧囂的車水馬龍,我們進入了肅穆莊重之地。小亭內新設的導覽地圖,我們在7的位置。大成門的前方兩側,有祭孔儀式時所使用的燎亭和瘞(一ˋ)所。以甬道隔開,靠近觀德門的是瘞(一ˋ)所。我一說要拍照,小尹尹立刻就像電視上新聞播報員般,胡亂瞎掰了起來。雖然不知道她在講啥,但拍照配合度十足,讚啦! 瘞(一ˋ)是個古字,埋葬之意。祭祀時由禮生托著貯有牛毛血的毛缽,從大成殿穿過大成門,來到瘞所,將之埋於土中。八角形鮮紅色的"瘞所"位於西方,是因為西方屬金,主肅殺,也是古時宰殺牲禮祭品之處。現在孔子祭典中還有"瘞毛血"的儀式,這裡也是全臺唯一有瘞所的孔廟。 靠近毓粹門,甬道之東側是燎亭,呈長方形,高度比瘞所稍為高一些。
看到說明標誌,小尹尹的"主播病"又上身了。祭孔典禮時,司祝者捧祝文,司帛者捧帛(絲織品,可用來記載文字,又稱玉帛。)至燎亭焚燒。燎(ㄌㄧㄠˊ)為焚燒之意,古時希望藉由燃燒實物,神明能夠收到供奉的供品。這裡也是全臺唯一有燎亭的孔廟。從燎亭看到的大成門,為單簷歇山式屋頂。1976年完工的孔廟,原來是台中市空軍子弟小學(今為省三國小)的校地,現遷址於健行路。東側出口"毓粹門"(閩南建築稱"義路")目前封閉,與臺中忠烈祠相通。看樣子先讓小尹尹坐鐵馬暖身是對的,精神亢奮的很呢!孔廟佔地相當寬闊,也是遛小孩的絕佳場所。從大成門看甬道直通"泮池"和"櫺星門",過力行路,與櫺星門相對的黃色琉璃瓦牆為"照壁"。大成門的門牌,由第六任副總統謝東閔題字。大成門是進入大成殿的主門,又稱"儀門"。中門目前只有在祭孔儀式中才會開啟。古時則是皇帝(現為總統)或狀元才能由此進入。孔廟為官方廟宇,不繪門神,以門釘裝飾彰顯尊貴地位。門釘又可象徵尖銳之物,可防止妖魔鬼怪之進入。中門有八十四顆銅釘,其它四側門各有七十顆。通常門釘數目為一百零八顆(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的總和),或是八十一顆(九九而生)。中門和側門之間有浮雕,鞏固門板的抱鼓石造型簡單,兩面的螺旋紋比一般廟宇來的少。 從左側門進入,可看到以透明塑膠板護之的鏞鐘和晉鼓(大成鼓),均為祭典之樂器。比小尹尹還大的鼓喔!
古色古香的墨綠色琉璃窗。 由東廡看大成門的斗栱,宋式彩繪樑柱和出簷木雕。東廡,為捲棚式屋頂。旁有辦公室和齋舍。接近傍晚,天氣越來越冷了~東廡內供奉著七十四位先儒先賢神位,先賢以孔子七十二弟子其中部分,先儒則是歷代對儒學有貢獻者,如董仲舒,范仲淹和韓愈等。還有陳列祭祀古物之ㄧ"繖"(傘),避雨遮陽時之器具,迎神時專用。宋式北方宮殿的彩繪,迴異於民間一般廟宇,給予我全新的視覺衝擊,細看天花板還有相當精緻的夔龍花紋。
東廡辦公室旁的齋舍,現為提供舉辦才藝教學之場地東廡廂廊。
西廡,同樣供奉著七十四位先儒先賢神位,先儒有諸葛亮,歐陽修和陸九淵等。
做鬼臉的小尹尹~差點把石階旁的斜坡當溜滑梯了!
西廡內陳列著較多的迎神器具,有"繖","鉞"(兵器)和小型鏞鐘。還有晉鼓,節(用來指揮佾生的動作)和扇(遮蔽陽光)等。西廡左側的大墩書院,內有書報雜誌陳列,和桌椅等,儼然為小型圖書室。
中庭的大成殿,為重簷歇山式屋頂(官式建築中的最高規格廡殿屋頂),屋簷下的斗栱和樑枋等均為宋式宮殿風格與彩繪,所以沒有ㄧ般廟宇人物或走獸等裝飾,但屋脊兩端有"鴟"(ㄔ)(鳥類,似黃雀小,頭大,嘴短而彎)為裝飾物。大成殿前的御路,為神階龍陛石雕,兩旁的石階為祭典時抬轎者出入專用。由東廡看大成殿,一般民眾應由大成殿左右兩側的石階出入。此時正逢ㄧ群臺中女中的學生,正由老師帶領做戶外教學。由西廡看大成殿。大成殿東側。大成殿後側。
大成殿的簡單又繁複的牌樓疊栱,有視覺上空間抬高的效果。重簷的各四角翹高之處,有螭首(九龍生子中,性好高望)造型的裝飾。大成殿西側。大成殿之後殿為"崇聖祠",又稱聖祖殿,為單簷歇山式屋頂。內祀孔子祖先神位,孔子之兄孔孟皮,孔子之子孔鯉,以及歷代賢儒先賢之父輩神位等。崇聖祠之屋簷木構架和斗栱。大成殿東側ㄧ角。
銅製門把。大成殿外的天花板,有坐龍彩繪的圖案。懸掛於簷下的宮燈,四周是"有教無類"的字樣。大成殿外彩繪主要是藍綠色的捲草花卉,本體建築和木構架則以紅色和綠色為主。臺灣以宋式彩繪為主的建築,臺中孔廟可說是絕無僅有。殿內的天花板和樑枋等,使用咖啡色系,一般古蹟廟宇較少見。孔廟內奉祀著孔子[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神位。朱熹以為,孔廟若設了神像有褻瀆孔子的意味,神位牌才符合孔子的精神,為了長遠的祭祀,所以孔廟不設神像。沒有門聯等題字,也是因為[不敢在孔子面前賣弄文章]之故。 大成殿東配祀復聖顏子,述聖子思和先賢閔子等神位。還有其它古樂器如"編鐘",大大小小約十六個組成,下面一皮製小鼓為"搏捬"(ㄅㄛˊㄈㄨˇ),祭祀時以手拍之。西配祀宗聖曾子,亞聖孟子和先賢冉子耕與朱子等神位。還有取十六個靈壁石的"編磬",下方左邊紅色箱型者稱"柷"(ㄓㄨˋ),為起樂的樂器。右方以木雕製成,狀似老虎的樂器是"敔"(ㄩˇ),當演奏完畢時,取竹片等刷擊背部,代表音樂結束。 大成殿前寬廣的祭祀空間是佾舞台,左右為禮樂台。離開大成門,通過長長的甬道,兩旁的庭園原是"臺中神社外苑"。民國五十六年空軍子弟學校遷移之後,此地規劃興建為臺中孔廟,現今庭園中許多年代久遠的老樹,也因此得以保留下來。橋下是"泮池"。半圓形的泮池,又稱半月池,池中飼養著錦鯉魚,愛看魚的小尹尹都望得出神了。 古時狀元及第者,行至文廟祭拜孔子,須經過泮池,從池水中撈起水草插於帽緣,稱為"遊泮"。鹿港的文武廟也有一座"泮池",不過池上沒有橋可俯瞰池水。"櫺星門"為孔廟第一座大門,上有龍紋與雲紋裝飾,兩柱之頂還有一對石獅鎮守。這是源於[宋營造法式]中的烏頭門,現平時關閉,只有祭典典禮時才會開放中門。依古禮制,"櫺星門"只有皇帝和狀元才能進出,現在則是國家元首蒞臨才能隆重開啟。隔著短牆,兩側還有"金聲"和"玉振"兩門。孔廟參觀路線,除了雙十路二段上的"觀德門",力行路則可由此兩門進出。
臺中孔廟開放時間除星期ㄧ休館,均為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這是橫垮力行路的[道貫古今](往力行路)和[德侔天地](往雙十路二段)的牌坊。與"櫺星門"同為烏頭式演化而成的柱出頭式牌樓,也是全臺唯一建有牌坊的孔廟。以前經常由此出入太平的家,晚上還得注意別撞到牌坊石柱下的牆腳呢!
(2010.10.27)第一站選擇離太平家近的臺中孔廟。途經錦南街的轉角小公園,小尹尹看到溜滑梯和鐵木馬,眼睛幾乎要黏在上面了~也罷,為了後面的拍照順利,先讓小祖宗玩個過癮。
難得溜滑梯沒人跟她搶,不過因為灰塵多且有點髒,小尹尹還是選擇騎上鐵木馬。大學聯考那一年,曾經進入大成殿內祭拜過孔子。有拜有保祐,果然如願成為大學新鮮人。後來順利大學畢業,歷經求職工作了幾年,一直到屏東定居之前,都沒再進去過,印象也日漸模糊。難得回臺中小住,除了來遛小孩之外,趁機好好重新認識一下。這是從雙十路二段上的天橋拍的孔廟西側。雙十路二段上的"觀德門"(閩南建築中的"禮門"),是一般民眾最常進入孔廟的入口。北方歇山式屋簷覆蓋著青色的琉璃瓦,形式宏偉,結構簡單繁複,大門上的門釘為五的倍數。[媽咪~ㄍㄨㄢˇ快進來~],小尹尹的"趕"字發音有點臺灣國語,傷腦筋~ 進入觀德門之後,經過這一小段路,隔絕了喧囂的車水馬龍,我們進入了肅穆莊重之地。小亭內新設的導覽地圖,我們在7的位置。大成門的前方兩側,有祭孔儀式時所使用的燎亭和瘞(一ˋ)所。以甬道隔開,靠近觀德門的是瘞(一ˋ)所。我一說要拍照,小尹尹立刻就像電視上新聞播報員般,胡亂瞎掰了起來。雖然不知道她在講啥,但拍照配合度十足,讚啦! 瘞(一ˋ)是個古字,埋葬之意。祭祀時由禮生托著貯有牛毛血的毛缽,從大成殿穿過大成門,來到瘞所,將之埋於土中。八角形鮮紅色的"瘞所"位於西方,是因為西方屬金,主肅殺,也是古時宰殺牲禮祭品之處。現在孔子祭典中還有"瘞毛血"的儀式,這裡也是全臺唯一有瘞所的孔廟。 靠近毓粹門,甬道之東側是燎亭,呈長方形,高度比瘞所稍為高一些。
看到說明標誌,小尹尹的"主播病"又上身了。祭孔典禮時,司祝者捧祝文,司帛者捧帛(絲織品,可用來記載文字,又稱玉帛。)至燎亭焚燒。燎(ㄌㄧㄠˊ)為焚燒之意,古時希望藉由燃燒實物,神明能夠收到供奉的供品。這裡也是全臺唯一有燎亭的孔廟。從燎亭看到的大成門,為單簷歇山式屋頂。1976年完工的孔廟,原來是台中市空軍子弟小學(今為省三國小)的校地,現遷址於健行路。東側出口"毓粹門"(閩南建築稱"義路")目前封閉,與臺中忠烈祠相通。看樣子先讓小尹尹坐鐵馬暖身是對的,精神亢奮的很呢!孔廟佔地相當寬闊,也是遛小孩的絕佳場所。從大成門看甬道直通"泮池"和"櫺星門",過力行路,與櫺星門相對的黃色琉璃瓦牆為"照壁"。大成門的門牌,由第六任副總統謝東閔題字。大成門是進入大成殿的主門,又稱"儀門"。中門目前只有在祭孔儀式中才會開啟。古時則是皇帝(現為總統)或狀元才能由此進入。孔廟為官方廟宇,不繪門神,以門釘裝飾彰顯尊貴地位。門釘又可象徵尖銳之物,可防止妖魔鬼怪之進入。中門有八十四顆銅釘,其它四側門各有七十顆。通常門釘數目為一百零八顆(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的總和),或是八十一顆(九九而生)。中門和側門之間有浮雕,鞏固門板的抱鼓石造型簡單,兩面的螺旋紋比一般廟宇來的少。 從左側門進入,可看到以透明塑膠板護之的鏞鐘和晉鼓(大成鼓),均為祭典之樂器。比小尹尹還大的鼓喔!
古色古香的墨綠色琉璃窗。 由東廡看大成門的斗栱,宋式彩繪樑柱和出簷木雕。東廡,為捲棚式屋頂。旁有辦公室和齋舍。接近傍晚,天氣越來越冷了~東廡內供奉著七十四位先儒先賢神位,先賢以孔子七十二弟子其中部分,先儒則是歷代對儒學有貢獻者,如董仲舒,范仲淹和韓愈等。還有陳列祭祀古物之ㄧ"繖"(傘),避雨遮陽時之器具,迎神時專用。宋式北方宮殿的彩繪,迴異於民間一般廟宇,給予我全新的視覺衝擊,細看天花板還有相當精緻的夔龍花紋。
東廡辦公室旁的齋舍,現為提供舉辦才藝教學之場地東廡廂廊。
西廡,同樣供奉著七十四位先儒先賢神位,先儒有諸葛亮,歐陽修和陸九淵等。
做鬼臉的小尹尹~差點把石階旁的斜坡當溜滑梯了!
西廡內陳列著較多的迎神器具,有"繖","鉞"(兵器)和小型鏞鐘。還有晉鼓,節(用來指揮佾生的動作)和扇(遮蔽陽光)等。西廡左側的大墩書院,內有書報雜誌陳列,和桌椅等,儼然為小型圖書室。
中庭的大成殿,為重簷歇山式屋頂(官式建築中的最高規格廡殿屋頂),屋簷下的斗栱和樑枋等均為宋式宮殿風格與彩繪,所以沒有ㄧ般廟宇人物或走獸等裝飾,但屋脊兩端有"鴟"(ㄔ)(鳥類,似黃雀小,頭大,嘴短而彎)為裝飾物。大成殿前的御路,為神階龍陛石雕,兩旁的石階為祭典時抬轎者出入專用。由東廡看大成殿,一般民眾應由大成殿左右兩側的石階出入。此時正逢ㄧ群臺中女中的學生,正由老師帶領做戶外教學。由西廡看大成殿。大成殿東側。大成殿後側。
大成殿的簡單又繁複的牌樓疊栱,有視覺上空間抬高的效果。重簷的各四角翹高之處,有螭首(九龍生子中,性好高望)造型的裝飾。大成殿西側。大成殿之後殿為"崇聖祠",又稱聖祖殿,為單簷歇山式屋頂。內祀孔子祖先神位,孔子之兄孔孟皮,孔子之子孔鯉,以及歷代賢儒先賢之父輩神位等。崇聖祠之屋簷木構架和斗栱。大成殿東側ㄧ角。
銅製門把。大成殿外的天花板,有坐龍彩繪的圖案。懸掛於簷下的宮燈,四周是"有教無類"的字樣。大成殿外彩繪主要是藍綠色的捲草花卉,本體建築和木構架則以紅色和綠色為主。臺灣以宋式彩繪為主的建築,臺中孔廟可說是絕無僅有。殿內的天花板和樑枋等,使用咖啡色系,一般古蹟廟宇較少見。孔廟內奉祀著孔子[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神位。朱熹以為,孔廟若設了神像有褻瀆孔子的意味,神位牌才符合孔子的精神,為了長遠的祭祀,所以孔廟不設神像。沒有門聯等題字,也是因為[不敢在孔子面前賣弄文章]之故。 大成殿東配祀復聖顏子,述聖子思和先賢閔子等神位。還有其它古樂器如"編鐘",大大小小約十六個組成,下面一皮製小鼓為"搏捬"(ㄅㄛˊㄈㄨˇ),祭祀時以手拍之。西配祀宗聖曾子,亞聖孟子和先賢冉子耕與朱子等神位。還有取十六個靈壁石的"編磬",下方左邊紅色箱型者稱"柷"(ㄓㄨˋ),為起樂的樂器。右方以木雕製成,狀似老虎的樂器是"敔"(ㄩˇ),當演奏完畢時,取竹片等刷擊背部,代表音樂結束。 大成殿前寬廣的祭祀空間是佾舞台,左右為禮樂台。離開大成門,通過長長的甬道,兩旁的庭園原是"臺中神社外苑"。民國五十六年空軍子弟學校遷移之後,此地規劃興建為臺中孔廟,現今庭園中許多年代久遠的老樹,也因此得以保留下來。橋下是"泮池"。半圓形的泮池,又稱半月池,池中飼養著錦鯉魚,愛看魚的小尹尹都望得出神了。 古時狀元及第者,行至文廟祭拜孔子,須經過泮池,從池水中撈起水草插於帽緣,稱為"遊泮"。鹿港的文武廟也有一座"泮池",不過池上沒有橋可俯瞰池水。"櫺星門"為孔廟第一座大門,上有龍紋與雲紋裝飾,兩柱之頂還有一對石獅鎮守。這是源於[宋營造法式]中的烏頭門,現平時關閉,只有祭典典禮時才會開放中門。依古禮制,"櫺星門"只有皇帝和狀元才能進出,現在則是國家元首蒞臨才能隆重開啟。隔著短牆,兩側還有"金聲"和"玉振"兩門。孔廟參觀路線,除了雙十路二段上的"觀德門",力行路則可由此兩門進出。
臺中孔廟開放時間除星期ㄧ休館,均為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這是橫垮力行路的[道貫古今](往力行路)和[德侔天地](往雙十路二段)的牌坊。與"櫺星門"同為烏頭式演化而成的柱出頭式牌樓,也是全臺唯一建有牌坊的孔廟。以前經常由此出入太平的家,晚上還得注意別撞到牌坊石柱下的牆腳呢!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