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
緊鄰「虎井」是鹿港的「武廟」。
鹿港武廟和文祠為同一時期建造。
清嘉慶16年(西元1811年)由地方仕紳蘇雲從倡議,海防同知薛志亮捐官俸,官民合資共建。當年不但深受官方重視,也是鹿港人均前來祭拜的「閤港廟」之一。
相傳此地亦是民間意氣相投者,義結金蘭之場所,甚至也有人在此地傳授和修習武藝。
日治時期曾充當日軍營舍,並一度為鹿港公學校教室。
金爐後方的草叢內,據說還有一塊半埋入土裡的「忠魂」石碑,可惜當日功課做得不夠,失之交臂~飲恨。
從清代時期關公的信仰就非常盛行,當時「武廟」和祭祀孔子的「文廟」並稱,凡是重要城市均有設廟,每年亦由地方官主持春秋兩祭,地位相當崇高。
雖然和文祠同時期建造,武廟因商人推崇之故,風格明顯和文開書院及文祠的典雅古意有所區別。
如關公面容般鮮紅的牆面,寶藍色亮麗的柵門,讓這座武廟的外觀相當新穎且搶眼。
它也是這三棟ㄧ字排開的古蹟之中,唯一廟貌不斷翻新且香火鼎盛,仍在使用的祭祀廟宇。
武廟為二進一院的格局,包括三川殿、中庭、正殿和兩廂廊亭。
武廟的匾額和楹聯也是目前保存最多且最完整的。
正門楹聯是「武功昭日月英靈顯赫揚鯤島 聖德配乾坤神像莊嚴鎮鹿江」。
三川殿前的方石柱楹聯「鹿逐中原坐鎮荊襄馳赤兔 溪通大海橫跨漢沔鎖黃牛」。
左牆面堵是吳東河大理石安金書法之作。
武廟的書法作品也很特別,除和文祠一樣有牆堵書法之外,部分刻在大理石上後安金,這也是近代雕刻的特色。
所以武廟可見周定山、吳東源、吳東河、王漢英、和施文炳等書法作品。
龍虎門的門簪均為獅頭造型。
門柱上文祠建廟兩百年的入火安座貼符。
三川殿前保存完好的抱石鼓和石枕。
進入三川殿,右側面堵上是周定山的書法之作。
方石柱楹聯為「和聲鳴盛超彼周秦以上 義氣常伸塞乎天地之間」,為光緒年間所立。
三川殿左壁堵則是吳東源的書法金刻。
左廂廊亭陪祀的是「觀世音菩薩」。
方石柱楹聯為「萬古衣冠肅 千秋禮樂興」。
武廟之正殿。
正殿為硬山式屋脊,又稱一條龍屋脊,ㄧ般廟宇建築多用於後殿,武廟用於正殿。
殿前的「至大至剛」匾額為民國60年所立。
正殿之前,香爐前有一斜坡名為「御路」,為神明專用之路,千萬不可行走犯大忌喔。
正殿前的古鐘為日治時期鹿港仕紳黃禮永和許梅舫所贈。
殿內「神武英風」的匾額為民國65年文衡聖帝安座建醮。
「義武騰光」為民國59年當時國軍駐此所致贈匾額之ㄧ。
正殿前的通樑木構架下,也有稍小的瓜筒呢。
施文炳的安金書法。
正殿面堵之下的芳名錄。
正殿之內,可見香爐上方懸掛著古色古香的燈籠。
「義薄雲天」為民國65年鹿港忠義廟所立之匾額。
「我武維揚」為民國59年當時國軍駐此所致贈匾額之二。
正殿內的三歪彎枋。
「峻極于天」為清咸豐四年鹿谿公所立。
不過這應是仿製品,原匾放置於右祀堂與赤兔馬同處。
武廟主祀「關聖帝君」,即民間所稱的「關公」,道教稱為「協天大帝」,儒家奉為「五文昌之ㄧ」,稱之「文衡帝君」,佛教界尊為「護法神之ㄧ」,稱之「伽藍菩薩」。
關公原名關羽字雲長,生於東漢桓帝年間,為三國時代蜀國大將,義勇忠誠,後世尊為武人典範,於是建廟奉祀。
傳說他擅長算數,曾發明簿記法,為人誠信重義氣,因而被商人尊奉為「武財神」。軍警界則尊崇他的忠義之氣,奉為象徵正義的守護神「武聖」,是鄉野間最受尊崇信奉的神明。
武廟內關公的神像神情威嚴,栩栩如生,彷彿重現「三國演義」之場景。
鹿港除武廟之外,南靖宮和忠義廟也奉祀關公。
正殿內看三川殿。武廟為官方廟宇所以並無門神彩繪,也因為沒人敢在「關公面前耍大刀」之故。
神案上有考取特考者的敬贈花籃~沒想到對於考試拜關公也很靈驗。
正殿右祠堂內供奉著關公大刀。
正殿上「峻極于天」的原匾。
馬使爺和赤兔馬。「三國演義」中,關公死後,赤兔馬因失去主人絕食而亡。
從右祀堂觀看右廂廊和三川殿精美的屋脊之景。
三川殿亦為三川燕尾脊式建築。
文武廟的執事牌。
武廟前的道路直通彰鹿路。
文武廟彰鹿路上的山門。
彰鹿路上的文武廟入口和停車場。
離開文武廟之後,也結束了我為時近兩個小時的獨自徒步漫遊南鹿港之旅。
時至中午退房時間,加緊腳步往紅樓汽車旅館走去。
資料來源:彰化縣第三級古蹟導覽叢書 鹿港文武廟
維基百科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